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寄生虫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承办,编委会由全国及香港知名的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十余位专家组成,发行全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及卫生医疗部门及港澳、台湾、英美地区。本刊专业论文起点高,质量优,印刷精美。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热带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热带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619
- 国内刊号:44-15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SARS患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廖伟娇;黎毅敏;林勇平;陈涛;李宁;高启健;何为群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心肌酶, 心肌损害
摘要: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心肌酶的变化特点.方法用常规方法,检测84例(9例死亡,8例插管,30例无创通气,37例无辅助通气)SARS患者的心肌酶指标.结果SARS患者发病3~6d起,心肌酶开始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差异很大.18例(21.4%)SARS患者,整个病程血清心肌酶均在正常参考范围.α-HBDH、AST、LDH、LD-1、CK和CK-MB的异常率分别为60.7%、53.6%、77.4%、44.0%、38.1%和28.4%.SARS患者心肌酶随病情变化而改变,病情越重,升幅越大,异常率越高,死亡组和插管组患者心肌酶平均峰值和异常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P<0.001),无创通气组患者又明显高于无辅助通气组(P<0.001).除死亡组外,多数患者心肌酶在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大部分SARS患者心肌酶异常,部分出现心肌损害,临床上应予足够的重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