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寄生虫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承办,编委会由全国及香港知名的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十余位专家组成,发行全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及卫生医疗部门及港澳、台湾、英美地区。本刊专业论文起点高,质量优,印刷精美。                

首页>热带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热带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619
  • 国内刊号:44-15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第02期

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抗原的分析

徐绍锐;汪世平;李文凯;吴仕筠;吕志跃;彭选楚;何卓

关键词:黑胸大蠊, 可溶性抗原, 酶联免疫印迹, 十玩弄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摘要:目的了解黑胸大蠊的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抗原的免疫生化特性.方法采用十十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酶联免疫印迹(ELIB)技术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抗原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四种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银染色,均得到清晰的蛋白显色带.卵抗原、若虫抗原、雄成虫抗原、雌成虫抗原分别可见13、28、26、41条蛋白区带,其中主带分别为2、10、10、13条,分子量大多位于10~97kDa范围.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43kDa以上分子量范围,四种抗原组分相互之间有交叉抗原的存在.结论不同发育阶段黑胸大蠊的蛋白质组分从卵-若虫-成虫出现次第增多现象并趋于复杂化,这对研究黑胸大蠊的发育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