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寄生虫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承办,编委会由全国及香港知名的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十余位专家组成,发行全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及卫生医疗部门及港澳、台湾、英美地区。本刊专业论文起点高,质量优,印刷精美。                

首页>热带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热带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619
  • 国内刊号:44-15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热带医学杂志2017年第02期

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密度及骨代谢等相关指标的变化

陈柏龄;崔昊文;林焘;肉孜卡热·依米提;吕中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质疏松小鼠模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摘要: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揭示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提供新的实验方法及思路.方法 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vx组,n=25)和假手术组(Sham组,n=5),建立骨质疏松模型.以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测量其BMD,根据测量结果选取模型组中BMD低和高的5只小鼠分别作为低骨密度组(L组)和高骨密度组(H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雌二醇(E2)水平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提取骨质疏松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鉴定其表面抗原;通过使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对比不同组小鼠BMSCs的骨矿化能力.结果 L组、H组和Sham组的BMD分别为(297.82±10.22)、(365.26±3.25)、(442.76±21.96)mg/cm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组、L组、H组的E2水平分别为(142.75±25.26)、(142.49±17.01)、(133.54±24.58)pg/ml,均低于Sham组的(240.38±36.5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H组、Sham组的ALP活性分别为(221.82±33.58)、(155.65±14.99)、(117.30±20.96)U/L,各组间小鼠血清ALP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小鼠BMSCs不表达的表面标记包括:内皮细胞表面标记CD31(阳性表达率:1.4%),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表面标记CD11b(阳性表达率:0.8%),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表面标记CD45(阳性表达率:0.3%),而表达黏附分子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Ly?6A/E(阳性表达率:85.0%).茜素红染色实验反应强弱的顺序为Sham组>H组>L组>Blank组.结论 受个体遗传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小鼠可表现出具有明显差异的BMD和骨代谢水平,其机制可能与BMSCs成骨分化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